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

餿水油風暴的防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餿水油風暴的防治
     餿水油問題,弄得人心惶惶。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風暴令人不禁質問:「到底還有那些東西,可以讓我們安心地吃呢?」黑心食品的出現,有其結構的原因。工業化生產下,食品商為了降低成本以利銷售,自會設法壓低原料價格。所以相對在品質上,整個生產體系會更重視以便宜原料來提升生産的效益。餿水油、生長激素、抗生素的畜牧使用,都是基於同樣的理由。因此劣質原料帶來的食安疑慮,已經不是一時一地的問題。南部打擊犯罪中心的劣質豬油重大民生案件,在各方的緊追調查下,發現其原料來源相當多元,包括廢食用油如用過的烹飪油、回鍋油、餿水油、皮草廠廢棄皮脂油,對國人的健康風險及受害未來的損害賠償,影響深遠。
       含重金屬,黃麴黴素與苯芘的餿水油,吃進到一定份量,就會造成人體健康的危害。重金屬如鉛、鎘、汞以及苯芘等均為生物累積性之長續性化學物質,因其為脂溶性,且具有生物之動情素(包括雄激素與雌激素),其化學結構類似生物之荷爾蒙動情激素的能力,會干擾內分泌生理,導致生物體畸變,如性別發育之生殖體變異,免疫功能破壞及癌症等問題,因此稱為環境荷爾蒙干擾物。專家稱:餿水豬由所含的過氧化物、反式脂肪會使體內自由基增加,自由基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,引發血管發炎,硬化。嚴重時,可能造成心肌硬化、中風,過氧化物更有致癌疑慮。上述後遺症可多吃花椰菜,洋蔥,青椒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蔬菜,以及番石榴、奇異果等水果。並且每天喝2至3公升的水,以利降低體內自由基,達到排毒效果。另外,每天步行或快走等運動半小時,可增加身體新陳代謝速度,有助排出體內毒素。
       台灣長期以來建立美食王國形象,再經過這次的打擊徹底毀掉了。美國主流媒體如時代雜誌均報導台灣餿水油事件,甚至連長期受食安問題困擾的大陸,也提醒民眾要注意台灣的食品安全。一個黑心廠商製造餿水油,竟能將一千多企業「一網打盡」其中還有多家商譽卓著老字號商家。這顯示食品的產製至管理,出現了結構性的品管缺失。首先之務,要找出這些缺失,徹底消除。這些缺失可歸納三樣:第一是GMP失去功能,許多GMP大廠捲入餿油風暴,引起各界批評GMP制度形同虛設,甚至主張廢除。GMP制度運作上確有不足,也是實情,政府補助的角色,及GMP協會的成員缺乏消費代表等等,都會引起「球員兼裁判」的不信任感。在此風暴後,對其運作應全面體驗,強化其把關的功能。第二是食安檢驗失能,食藥署為安民心,做出對人體健康沒有立即傷害的綠燈結論,引起軒然大波。科技發展也會譲黑心煉油術不斷進步,不肖廠商也不斷演化出對付「檢驗項目」而過關。改進辦法是提出增加檢驗項目與改進檢驗方法,主管機關應認真研究與時俱進,擇善接納。第三是政府管理的失能,可分中央與地方兩方面。中央負責法規與政策的總體制訂,制度上的補漏,中央政府責無旁貸。但地方政府管理失能,也不忽視,一如過去的危機事件規律,即使地方有責,萬矢還是射向中央。在這次震撼全國的餿油事件,中央固然有無可推卸的責任,但郭烈成工廠所在的屏東縣政府,也應檢討其責任。
        屏東民衆受不了郭烈成的工廠悪臭,屢次向屏東縣政府檢擧,卻沒有得到積極處理。只好民衆鍥而不捨改向刑事局南部打撃犯罪中心檢擧,才打破黑幕。否則全台灣民眾還要吃多久的餿油?又如氣爆,中央扛全部責任地方無事。屏東縣政府似神隱責任。不合比例的責任追究,只會讓問題更嚴重。不成合理比例的究責,會讓需要負責任的人心存僥倖,更肆無忌憚。以上的缺失,都是制度改進的著力處,但除了改進制度外,企業的使命感與民眾的警覺心,仍然是食品安全保護網不可或缺的二個重點。這次風暴,確實是全體國人應一同警惕與反省的重大事件。我們也不應因此對台灣的公民素質失去信心,郭烈成一個廠的黑心,不能概括台灣全民的文化。我們要痛定思痛,針對缺失,徹底改進,不要再有下一次的風暴。

(附註)GMP 爲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之縮寫,中文意思是「優良製造標準」或「良好作業規範」此制度注重製造過程中,產品品質及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。因為用在食品管理,所以稱為「食品GMP」,食品GMP著重「4M」管理,經由人員(Man)、原料(Material)、設備(Machine)、及方法(Method) 四個方面,確保產品的衛生、安全、及品質。通過食品GMP 認證的產品,由經濟部工業局核發認證的「食品GMP微笑標誌」,代表「安全」、「衛生」、「品質」、「純正」、與「誠實」。